2023年,新疆医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自治区创新大会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齐头并进,着力开拓科技创新新赛道、新格局,学校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科技创新大会为科研活动注入新动能
2023年11月12日,我校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暨学科建设推进、“新医名医”命名会议,表彰优秀科研工作者,学校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不少于3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擘画了学校科技创新蓝图,引导我校科技创新进入新赛道,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二、科研经费再创新高
2023年,我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737项,其中纵向项目488项,横向项目249项,经费突破4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阿吉艾克拜尔·艾萨教授获得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23年12月,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阿吉艾克拜尔·艾萨教授荣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四、马依彤教授获得全国“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杨新玲教授、方锐教授获得全疆“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2023年,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科研生产一线的10名科技工作者入选“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马依彤教授获此殊荣。他也是新疆目前唯一一位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校杨新玲教授、方锐教授获得全疆“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五、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3年,学校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首次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年科技奖1项。
获得15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李风森教授获得突出贡献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获得自治区专利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发表Q1区论文135篇,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最高影响因子44.4。
获授权发明专利42件、实用新型专利221件,成果转化5项,其中“黑加仑籽加工方法”成为全疆首例专利开放许可项目。
六、获批新疆医疗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韩德民院士工作站、张英泽院士工作站、张英泽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2023年11月,新疆医疗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韩德民院士工作站”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揭牌。
3月30日,“张英泽院士团队新疆医科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七、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步
2023年,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5年建设期评估并获评优秀。
新疆及中亚特色医药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培育评估,获批建设立项。
3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3家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中期评估优秀。
新增17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自治区医院管理研究所,立项建设24个校级科研平台。
八、产学研融合创新助力大学内涵式发展
2023年,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发起的新疆医药健康产学研联合体成立,我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科学技术协会、乌鲁木齐市水区政府、乌鲁木齐甘泉堡开发区、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我区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交流平台,将加快医药健康产学研合作,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九、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2023年,新疆医科大学举办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发布暨精读巡讲、“一带一路”华夏院士论坛院士专家新疆行、2023年新疆医科大学学术月等大型学术活动39场,邀请韩德民院士、赵玉芬院士、张英泽院士等举办院士名家讲坛23场,开展各类学术、科普讲座415场,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十、国际交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新发展
2023年,我校发起并推进新疆百名专家赴中亚五国开展医疗卫生交流系列活动。
作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的创始成员,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暨校长论坛上发言。
举办第六届中亚区域人畜共患防治研讨会、第四届中亚骨科高峰论坛、中国—中亚国家结核病防治国际论坛、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医学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分论坛”。
来源| 科技处
责编|董兵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