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孔宪明:援疆路上新疆情

发布日期:2017-06-06  点击量:

    作为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2014年9月,孔宪明同志肩负着重托,从上海来到了新疆,担任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与上海的九月不同,乌鲁木齐的初秋,满眼金色。从踏上这块土地第一步起,他就坚信,援疆三年,这里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时光。
    孔校长分管新疆医科大学的科学研究、“2011”协同创新等科技平台建设、对口支援建设工作,在自治区领导和新疆医科大学校党委的关怀下,在新疆医科大学的同道们和其他援友的大力支持下,他很快融入到了新疆医科大学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

勤勉 自强 奋斗

    初来乍到,他走访了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及十几个二级单位,从调研中发现,新疆医科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基础不一,有的学科较强,已经与国内先进的学科接近,有的学科还很弱,但教职员工的工作劲头没有差别,大家积极地利用对口院校支援的大好契机,工作有目标,有举措,有落实,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新医人的工作斗志,看到了追求,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明天。
    孔校长很快被融入到这个团队,转化医学是很好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搭建平台,让肿瘤学科很快地融入到国内一流大学的相应学科发展中,希望将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在上海多区县成功推广的肿瘤合作中心模式应用到新疆,落户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之对接、帮扶,进一步提高该院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使其形成特色科室专业品牌,更好地服务于各族患者,并对其他学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帮助肿瘤医院中标一项国家级项目,还争取到上海市专项科研项目“个性化肿瘤样本库的技术培训及其在新疆地区的示范应用”,对12位新疆专家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这次的平台搭建,尽管经费不多,但12位新医人谦虚的学习态度、勤思好问的工作精神,让他更坚定了为新疆医科大学服务的思想。一滴水珠难以发挥大作用,但积水成河形成的洪流,让他坚信新医人的科学研究工作必定会与内地先进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小。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是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点,孔校长提出了“早谋划、早发动、早准备”的三早工作理念,并多次召开科技管理专题会议,积极地拿思路、想办法推进学校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上台阶。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项目的申报答辩工作是新医大获得大项目的关键时期,为了让新医大重点联合项目能够有大突破,在申报阶段,全体科管人员和专家就卯足了劲,一方面积极地与内地高校的相关专家沟通联系,另一方面俯下身子到基层单位、附属医院去调研遴选,鼓励强强联合推进重点联合项目的申报。借助他所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专程安排了一流专家初审和预答辩环节。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近三年下来,新疆医科大学的科研氛围更浓厚了,新医人的科研热情更足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进步奖等都取得了新进展。2015—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增加10%,科研经费增长大于10%,获得各类项目一千余项。2015年度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7项,占全区获奖总数的11.64%。2016年更是获奖26项,中奖率高达96%,占全疆高校获奖的77%,并且首次同年度内获得2项突出贡献奖和4项一等奖。

求新  求变  求突破

    科技平台建设是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新疆医科大学努力办成国内同类院校先进、中亚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抓手,围绕这个办学目标,新疆医科大学的领导班子一方面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提早谋划,抢抓发展的大好机遇,通过积极地努力,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成功获批为省部委共建高校,为学校十三•五的发展拨的头筹。另一方面,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科技是创新的动力,始终以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升,教研相长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途径,以此要求和推动学校的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围绕科技创新、围绕平台建设,孔校长带领大家积极深化改革,一起探讨拓宽协同创新的工作新思路,拿规划、拿建设方案。走出校门,大家积极地向内地先进高校学习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参加全国高交会与企业对接,目的是将这个科研创新平台推向市场,更好地发挥协同中心的作用。孜孜的追求、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如今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越来越规范,内部运行机制越来越健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验室的产出大大提高,各项工作已走向正轨,面向市场开放。2016年,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与10多家研究机构、公司、企业签订了协议,为今后更好地立足新疆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响应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学校目前与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共识,成立新疆医科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建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并希望基因检测技术、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液体活检技术等科学研究工作能够再有新的突破,也希望通过建立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新疆医科大学的教学、医疗、科研和“双创”工作的开展。
    值得自豪和欣慰的是,学校的科研创新平台工作已走出自治区,走向国家层面。2016年,与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基础司调研评估,有望在2017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将是新疆迄今为止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中亚重大疾病预防治疗重点实验室”已于2016年底获得教育部批准。

团结  友爱 感恩

    加强政治学习,加大与援疆干部间、与学生群众间的交流交融,孔校长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党委的号召,细学深思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陈全国书记在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主动发声亮剑。他不仅自觉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划清界限,而且还积极投身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通过结亲他深深地感受到“心手相连情意浓,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力量”。
    2016年12月,孔校长来到了和田墨玉县胡木旦村认亲。他的亲戚是一位居住在祖国最西边的维吾尔族大娘,个子不高,微胖,有些腼腆而又安安静静地坐在村委会会议室,这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语言不通,经过翻译,了解到她们一家四口,丈夫做着木材小生意,两个女儿已经结婚。孔校长跟随她来到她的家里,她的家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小院,院子里干净整洁,没有过多的装修是典型的民族特色。孔校长与亲戚围坐在地毯上,一起喝着奶茶,感觉亲切而朴实。在与她的谈话中,让人感到她对现有生活很满足,她说:“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给我们提供的安居富民房,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与各民族兄弟姐妹结对认亲,多了亲戚,多了朋友,以后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有底气了。”真挚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老乡的淳朴与善良,更体会到了只有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加强各族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能深化民族团结工作。
    借此机会,孔校长给亲戚家买了一个电视机,他希望通过电视让他们了解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也希望电视上能再多一些她们能看懂、听懂的频道。离别时他们互留了电话、微信,孔校长想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长长久久的与亲戚联系下去,帮助她们家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机会还会邀请她们到上海坐坐。
    来疆已近三年,自治区、学校深入开展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孔校长深入地与学生、与老乡接触,他感受着新疆人民淳朴的民风,感受着新疆人民的勤劳善良,也体会着新疆发展的不易,他深深地感到对三股势力的认识和厌恶从未有如此深刻过。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维稳工作环境,面对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新疆人民总是能够立场坚定地、身体力行地站在反恐反分裂的第一线。具体生活中,人们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值班、加班把好维稳关已经形成常态。作为新疆医科大学的副校长,孔校长觉得安全稳定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他经常带领督导组在分管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排查和检查,认真地完成校党委交付的各项维护稳定和生产安全的任务,保卫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祖国需要强大,新疆需要发展,新疆更需要稳定,新疆的稳定需要我们各民族同胞一起来维护。

援疆情 一生情

    作为中组部中央、国家机关第8批援疆干部”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他担任了教育(部)班的副班长,面对分布在全校6所医院,12个二级学院的28名援疆干部,总共60人次,如何用好、管好、发挥好这些干部的作用,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做好这部分工作,他带领大家建立了援疆干部定期联系交流制度,每个月组织援疆干部举行交流座谈会,交流援疆体会,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讨论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节假日,特别是重要的节点,都会把这些援疆干部召集在一起,为援疆干部们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和不适应,让这些远离家乡的援疆干部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正是这种心手相连、体贴入微、倾心相待的举动,让这些援疆干部都坚定了做好援疆工作的决心。
    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精准援疆、组团援疆、目标援疆、考核援疆”,学科建设+组团援疆;专科建设+组团的对口援疆新思路,他深深感到只有把援疆工作做实、做到位了,援疆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为此,对援疆干部提出了“出实招、见实效”的援疆准则,以此全力推动学校各项对口援疆工作落到实处。
    多年的援疆工作,新疆已经与内地各高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面对领导的信任与重托,孔校长非常重视与对口支援相关高校的交流互访工作,也多次赴内地对口支援高校取经,与领导谈,与专家谈,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对口合作和帮扶的新的切入点,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以此寻求更好地发展,推进与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学生、联合研究和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其次是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从“抓平台、抓队伍、抓落实”的角度,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想事、干事、谋事,希望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谋划出力。第三援疆干部们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地助力新疆医科大学的发展。看到学校各级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援疆干部们深感责任重大,都能够立足新疆实际,充分利用各派出高校的支持和资源优势,积极地为新医大的事业添砖加瓦,搭建更好的援疆平台。
    目前为止与对口援疆高校签订符合学校发展的专项协议10余份,举行了新疆医科大学与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大、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对口支援高校的工作会议、项目推进会、座谈会8次;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2次率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领导专家来新疆开展交流访问。目前,新医大第一、第三、第五附属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所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三年来,新疆医科大学24人考上对口支援高校博士,37位教职员工在对口支援高校进修、挂职,30人进行了短期专业培训。累计邀请对口支援高校专家举办各类高层次学术研讨交流和精准培训35场,成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来校举办2期院士论坛。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汕头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新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新医大的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博士生、硕士生累计近万人次参加,这些专家们的传道、授业、解惑,无异于传经送宝,帮助新医大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拓宽了科学研究的思路,营造了一定的科研氛围,为进一步提高申报科研课题的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三年的援疆日子,孔校长与大家一起努力,与新医大同进步,取得了成绩大家共同骄傲自豪,遇到了挫折大家一起想办法去解决,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新医这个集体中。他相信,新疆会在大家的热情与汗水中发展的越来越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后,在自治区党委的大力领导下,大家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全体新医人团结奉献、自强不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新医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辛萍审  李士胜摄影  李建华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