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李文锋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涵育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土壤、最宝贵的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只有树青年宏志,强青年自信,育青年成才,才能筑牢强国之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涵育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土壤、最宝贵的养分。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
文化自信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儿女注入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以身报国、兼收并蓄、崇尚和平的民族信念和精神品格。而这些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百年奋斗,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新征程上,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扎根中国、指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更坚定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党始终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继承和创新,创造性转化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大学生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贡献。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意蕴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战略举措。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激发大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新疆大学生来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特殊意义。在中国古代,“华入夷则夷,夷入华则华”,讲的就是不以血缘论华夷,而以文化论亲疏。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把中华民族紧紧地团结凝聚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各族大学生情感归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也蕴含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还蕴含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提高大学生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本领。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同时,意识形态工作也需要文化滋养和不断丰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其价值理念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宝贵资源。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滋润心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提高大学生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本领。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如何更好地引导广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养成利用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和解决学习、成长、工作等各方面难题的良好习惯,对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多维度涵育内容。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以生动鲜活的素材,让大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第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中挖掘时代价值;第二,从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中萃取育人资源;第三,从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和谐和睦的生活理念等人文精神中凝聚智慧力量。
探索立体化涵育方式。要着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文化自信的感召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升培育效果。首先,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担好文化育人的责任,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其次,打造人文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诸如国学文化经典选读、戏剧戏曲鉴赏等人文素质选修课,以涵养大学生传统文化情感和陶冶大学生艺术情操,发挥好“第一课堂”优势;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开展如传统文化名师讲坛、诗词歌赋文艺晚会校园文化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第二课堂”活力。再次,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各类大学生感兴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媒体平台,录制系列微课、微视频,以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
构建全方位涵育环境。“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生存与发展、思想与行为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环境。一是高校可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建设一些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景观来美化校园环境,让大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氛围。二是要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研修的新途径,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历史。三是要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氛围。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对每一个人的教化最直接,对每一个家庭的影响最深远。弘扬健康向上的家风文化,需要以学治家、耕学不辍,可以通过选购经典文化书籍、打造家庭阅读书房,在家庭里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家长带头学,子女自觉学,饱读诗书,增自信明达,丰沛浩然之气。